新冠疫情档案 www.covid19archive.org
经历记录 上海54岁的何军,担任驾驶车辆运送病人到医院的志愿者工作,因过度劳累而离世
时间:2022年4月25日地点:中国上海

原帖内容:志愿者何军54岁

疫情开始后,他总和妻子说想做点什么。当得知在招募转送癌症、化疗病人、血透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司机时,他第一时间去报了名。回来后高兴地和妻子汇报。

4月1日,他正式上岗,一个人往返于松江区和上海市中心。

然而,在那条熟悉的道路上,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天后的那个清晨。

25天,24小时待命。摆渡那群要去化疗、血透的病人,车内没法开空调,他只能穿着防护服,每天内衣都湿答答的,头发也没干过, 瘦了十几斤。乘客说这位师傅总是笑眯眯的。

老何走之前的一天,伙伴们曾在结束工作时,听到他说自己胃疼,可是谁都没有在意,大家都以为再坚持坚持,就结束了。

4月25日一早,当他再次行驶在那条熟悉的道路上,突然不适,他用最后的意识把车开到慢车道,打开车门,让病人们下车。然后瘫倒在路边,后经抢救无效离世。

微信公众号报道内容:

车停稳后,老何走了,年仅54岁
https://mp.weixin.qq.com/s/Eezbo8BCo74JquDMsWXEZg

澎湃新闻  记者 祝文博 

54岁的老何走了。

他把车稳稳停住,让车上的5名重疾患者和家属下车,他却瘫倒在路边。

在送往医院之前,他的心脏就已经停止了跳动。

老何叫何军,上海人,是一名自由职业者。老何的母亲快80岁了,退休工资两三千,老父亲瘫痪在床,女儿失业。老何妻子家里也有一位瘫痪的老人,所以她只能在家照顾两边的老人,做起了家庭主妇。全家人都靠着老何微薄的工资生活。

在妻子徐女士的眼中,老何是那样温和又坚韧。家中两位老人卧床,他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

疫情开始后,他总和妻子说想做点什么。当得知在招募转送癌症、化疗病人、血透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司机时,他第一时间去报了名。回来后高兴地和妻子汇报。

4月1日,他正式上岗,一个人往返于松江区和上海市中心。

然而,在那条熟悉的道路上,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天后的那个清晨。

25天,24小时待命。摆渡那群要去化疗、血透的病人,车内没法开空调,他只能穿着防护服,每天内衣都湿答答的,头发也没干过, 瘦了十几斤。乘客说这位师傅总是笑眯眯的。

老何和另外9个临时招募的司机一样,不管钱多钱少,要让疫情早日过去。身为上海人总要付出,不然会被别人看不起。

老何的同事陈师傅说,大家经常五六点起床,凌晨一两点睡觉,但没有人嚷着要退出。

在最初的十几天,只有老何一个人能往返市区,后来才有另一位同事拿了通行证增援。

4月16日,老何好不容易回家,回家就一直嚷嚷着好闷。很久没见过肉的他吃了一顿肉,边吃边冒汗,徐女士赶紧拿出老人用的速效救心丸给老何服下。心疼老何说“别干了”,但老何说“既然做了就要坚持到底”。

老何走之前的一天,伙伴们曾在结束工作时,听到他说自己胃疼,可是谁都没有在意,大家都以为再坚持坚持,就结束了。

4月25日一早,当他再次行驶在那条熟悉的道路上,突然不适,他用最后的意识把车开到慢车道,打开车门,让病人们下车。然后瘫倒在路边,后经抢救无效离世。

老何走了,一起工作的9个伙伴谁都不敢提起他。害怕想起他的笑容,想起他说,“歇会吧,我来”。

徐女士说,在我眼中,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来源出处:上海疫情逝者名单
内容贡献者:站点管理员
-
点赞
-
不喜欢
手机查看
分享
纠错
官文、国媒报道:上海市政府官方微信订阅号上海发布:即日起本市各医疗机构对门急诊患者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经历记录:一小区居民集体来到街上,以作为对疫情封控的抗议。记录者:“已经来了几十辆警车了,武警也来了”
评论
发表新评论

更多经历记录
经历记录 一小区内的抗原测试点,桌上一未知名的检测样本结果显示阳性引起了现场人的担忧 2022年4月 / 中国上海

经历记录 北京一超市门口排起了长队,蔬菜货架上的货物几乎被抢购一空 2022年 / 中国北京

经历记录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1297弄小区一72岁老人低烧,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去世 2022年 / 中国上海

原帖内容:父亲72岁,脑梗患者,在家修养。低烧,四肢无力。120拨打到送医后抢救无效。 救护人员和医生都是尽力了。只是从小生活在上海,从来没有想到,求医之路会那么难。因为爸爸得过脑梗,我能体会时间就是生命。 如果医疗机构没有被挤兑,如果各大医院还正常运行,是不是爸爸就能逃过一...

有些事我们不应该轻易遗忘。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shouldn't forget easily.

新冠疫情档案 www.covid19archive.org
最后更新: 20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