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档案 www.covid19archive.org
经历记录 做志愿者这几天的所见所闻
时间:2020年1月27日地点:中国武汉

最近情绪绷得有些紧,压力山大,这几天我想到了任天堂名字的由来,尽人事听天命,一直在听david bowie的under pressure给自己激励,告诉自己现在就是诺曼底至暗时刻,要挺住,丘吉尔会出现,今天来了李总理,很好,我们一般人只能尽自己所能,但要打赢这仗必须得有领袖站出来给大家打气。

宏大叙事必须有,集中调动集中力量干大事,但ngo或者民间力量也得跟上,这才能流向各个毛细血管,而不是让大批人掩埋在数字里被牺牲掉。但我感知到我们之间是冲突及对抗的,哪怕是在这种危急时刻,比如我们的物资被红会没收,比如医护被严禁私下接收,否则做处理,搞得我们有时像地下党接头必须在离医院一段距离的地方交货,再比如对于各种信息的误导,比如电视直播的108w(万)口罩什么的。后面我贴的我们第一天接的一辆车的照片,一箱是6000个口罩,一车是50箱,一天这种车都好些辆。

这几天很焦急很感动也很憋气,很多老朋友捐款捐物或者出击,比如微信里流传很广的盘龙城不愿透露名字说备货几万主动免费送餐给医院的那位,其实就是小蓝鲸的刘老板。还有我的校友们,大小协会,各种公司,太多太多了,出钱出力挺身而出的其实很多很多。憋气的地方在于地方领导力的彻底崩溃及切尔诺贝利式的骚操作导致的各种吧。

做志愿者几天以来今天是最累的,由于医护物资现在基本被红会控制了,口罩厂也被接管了,今天开始送吃喝的,现在医院依然是什么都缺。

这几天我们应该有几千人在给各个医院配送医护物资吧,一开始是大医院需要合规不能收,后来是几乎所有医院都要合规,但是这个规很难过,比如国外来的100个批次的口罩只有3款左右合规,一线现在各种防护奇缺,我们穿得比一线医护都强太多,哪怕是不合规也总比没有强啊。开始时医院不接的东西我们分给病人,然后联系上医生护士都是偷偷的接,比如走侧门后门或者在离医院比较远的地方,每次接收我们都会要求拍照工牌及签字盖章,避免被人利用。

想到哪写到哪,后面有空再补充吧。

瘟疫终究会过去,生活还将继续。但我们希望能让瘟疫中失去的鲜活生命更少,希望瘟疫更早过去。

-----------------------

网友评论:红十字会统收统支没有问题,
医院现在超负荷运转,难以抽出人手点检筛分,
而且不同医院的情况不同,容易出现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但是红十字会么,呵呵,信用已经破产了,又没有真正的公开透明和民间的监督监管,还限制NGO,所以才成了问题。

内容贡献者:站点管理员
-
点赞
-
不喜欢
手机查看
分享
纠错
官文、国媒报道: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研制出抗病毒喷剂 已投用
评论、自媒体:一个公务员父亲写给儿子的17点建议
评论
发表新评论

更多经历记录
经历记录 上海市闵行区沪闵路7580弄南方城一名老人身患疾病加上疫情封控无法得到妥善治疗,之后离世 2022年4月7日 / 中国上海

原帖内容:89岁,大学退休教师,平时生活自理,尿酸高,心脏病 三月初去徐汇区中心医院作例行检查时发现血小板超低,被医生要求住院检查病因并开始吊液治疗,隔天医院开始封控,主治医生进不去了楼,光作穿刺检查的报告就拖了四五天,治疗方案明确己至三月中下旬,由于其肾脏功能不好,连续数周吊液...

经历记录 一小区因食品物资有限,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将蔬菜用刀切开分成几份后再分配给居民 2022年4月 / 中国上海

经历记录 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一名村民在领取防疫物资分发给村民的路上车祸离世 2022年4月10日 / 中国上海

原帖内容:生前热心,乐于助人,村民有事第一时间都会出手相助,村里不管红事白事他总是会第一个去帮忙,这次抗疫路上总有他的身影。 2022年4月10日午时,我的父亲施登桃在领取防疫物资分发给村民的路上车祸离世,享年59岁。家住崇明县港沿镇,因队里的需要,他多次参与过队里防疫工作,比如通知村...

有些事我们不应该轻易遗忘。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shouldn't forget easily.

新冠疫情档案 www.covid19archive.org
最后更新: 2025-5-8